图书介绍

中医临证实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临证实用手册
  • 赵玉文,吕昌宝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770631X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临证实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诊断1

一、四诊1

(一)望诊1

1.望神1

2.望面色2

3.望形态6

4.望头颅五官九窍8

5.望皮肤18

6.望络脉21

7.望排泄物与分泌物22

8.望舌24

(二)闻诊32

1.听声音32

2.嗅气味35

4.问起病36

3.问家族史和既往病史36

5.问现在症状36

1.问一般情况36

2.问生活史36

(三)问诊36

(五)经络辨证37

(四)切诊47

1.脉诊47

2.按诊55

二、辨证58

(一)八纲辨证58

1.表里58

2.寒热59

3.虚实61

4.阴阳63

(二)病因辨证65

1.六淫、疫疠65

3.饮食劳伤67

2.七情67

4.外伤68

(三)气血津液辨证68

1.气病辨证68

2.血病辨证69

3.气血同病辨证70

4.津液辨证71

(四)脏腑辨证72

1.心与小肠病辨证72

2.肺与大肠病辨证74

3.脾与胃病辨证77

4.肝与胆病辨证80

5.肾与膀胱病辨证83

6.脏腑兼证85

1.十二经脉病证87

2.奇经八脉病证88

(六)六经辨证89

1.太阳病征89

2.阳明病证89

3.少阳病证90

4.太阴病证90

5.少阴病证90

6.厥阴病征90

(七)卫气营血辨证90

1.卫分证候90

2.气分证候90

3.营分证侯91

4.血分证候91

(八)三焦辨证91

1.上焦病证91

2.中焦病征91

(一)中医病案的特点92

(二)中医病案的内容92

三、病案92

3.下焦病证92

(三)病案书写的要求93

(四)病案格式94

1.住院病案格式的内容和要求94

2.住院证治记录96

3.门诊病案97

第二部分 常见证98

一、感冒98

二、咳嗽100

三、肺痿102

四、肺痈103

五、哮证105

六、喘证107

七、肺胀110

八、肺痨112

九、痰饮115

十、自汗、盗汗118

十一、血证120

十二、心悸125

十三、胸痹127

十四、不寐130

〔附〕多寐、健忘130

十五、厥证133

十六、郁证136

十七、癫狂137

十八、痫证139

十九、胃痛140

〔附〕吐酸、嘈杂140

二十、噎膈144

〔附〕反胃144

二十一、呕吐146

二十二、呃逆148

二十三、泄泻149

二十四、痢疾151

二十五、霍乱154

二十六、腹痛156

二十七、便秘158

二十八、虫证160

〔附〕蛔厥160

二十九、胁痛163

三十、黄疸164

〔附〕痿黄164

三十一、积聚166

三十二、臌胀168

三十三、头痛171

三十四、眩晕174

三十五、中风175

三十六、痉证179

三十七、瘿病181

三十八、疟疾182

三十九、水肿185

四十、淋证187

〔附〕尿浊187

四十一、癃闭190

四十二、腰痛193

四十三、消渴194

四十四、遣精196

〔附〕阳痿196

四十五、耳…鸣、耳聋199

四十六、痹证200

四十七、痿证203

四十八、内伤发热204

四十九、虚劳206

第三部分 常见病210

一、传染病210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210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11

(三)肺结核病213

(四)病毒性肝炎214

(五)流行性出血热216

二、内科病218

(一)支气管炎218

(二)大叶性肺炎220

(三)高血压病221

(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22

(五)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24

3.月经先后无定期225

(六)消化性溃疡225

(七)肝硬变226

(八)肾炎228

(九)肾盂肾炎230

(十)尿毒症230

(十一)再生障碍性贫血231

三、妇科病233

(一)月经不调233

1.月经先期233

2.月经后期234

4.月经过多236

5.月经过少236

(二)闭经237

(三)崩漏238

(四)痛经239

(五)带下240

(六)子宫脱垂241

(七)盆腔炎242

1.急性盆腔炎242

2.慢性盆腔炎243

(八)不孕症243

(九)恶阻244

(十)滑胎245

(十一)恶露不净246

(十二)缺乳246

(十四)阴痒247

(十三)产后自汗、盗汗247

四、儿科病248

(一)麻疹248

(二)痄腮250

(三)百日咳251

(四)惊风252

1.急惊风252

2.慢惊风253

(五)疳积254

(六)遗尿254

五、外科病255

(一)疖255

(二)疔疮256

(三)痈257

(四)疽259

(五)丹毒260

(六)流注261

(七)乳痈262

(八)瘰疬263

(九)脱疽264

(十)痔疮266

(十一)湿疹267

(十二)荨麻疹268

六、急腹症269

(一)急性阑尾炎269

(二)急性肠梗阻270

(三)胆道蛔虫病271

(四)怠性胆囊炎与胆石症272

(五)怠性胰腺炎273

七、肿瘤274

(一)肺癌274

(二)食管癌274

(三)胃癌275

(四)原发性肝癌276

(五)子宫颈癌277

第四部分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278

第五部分 中药285

一、解表药285

(一)辛温解表药285

(二)辛冻解表药288

二、清热药291

(一)清热泻火药291

(二)清热燥湿药294

(三)清热凉血药295

(四)清热解毒药297

(五)清虚热药303

三、泻下药305

(一)攻下药305

(二)润下药306

(三)峻下逐水药306

四、祛风湿药307

五、芳香化湿药311

六、利水渗湿药313

七、温里药318

八、理气药321

九、消食药326

十、驱虫药327

十一、止血药330

十二、活血祛瘀药334

(二)引经药336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341

(一)温化寒痰药341

(二)清化热痰药343

(三)止咳平喘药346

十四、安神药348

十五、平肝熄风药350

十六、开窍药355

(一)补气药356

十七、补虚药356

(二)补阳药359

(三)补血药363

(四)补阴药365

十八、收涩药368

十九、涌吐药373

二十、外用药及其它375

二十一、附录382

(一)药性赋382

(三)治病主药诀386

(四)十八反歌387

(五)十九畏歌387

(六)六陈歌388

(七)妊娠服药禁歌388

第六部分 危急病症的处理389

一、呼吸衰竭389

二、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力衰竭)392

三、心脏骤停394

四、休克400

五、急性肾功能衰竭406

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410

七、肝性脑病412

八、播散性血管内凝血414

九、甲状腺危象416

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17

十一、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420

十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421

十三、有机磷农药中毒423

十四、水、电解质与酸咸平衡426

十五、输液反应437

十六、输血反应438

附录一 方剂歌诀索引444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4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