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118243.jpg)
- 张明军,吴新叶,李俊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80211728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政治-发展-研究-中国-现代;社会分析-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分析1
一、政治合法性及合法性资源的涵义1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特征与资源2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特征3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资源5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的历时性考察15
(一)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6
(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21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5
四、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隐患与重构29
(一)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隐患30
(二)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重构34
第二章 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分析40
一、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结构形式及其形成40
(一)理论上的政治权力结构40
(二)实践中的政治权力结构43
二、当代中国政治权力结构的特征51
(一)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性51
(二)政治权力的非制衡性53
(三)政治权力的“一头多元”性54
三、当代中国政治权力运行机制55
(一)领导权、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横向互动机制55
(二)中央与地方权力的纵向互动机制58
(三)当代中国政治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59
(四)当代中国政治权力运行机制的特征62
四、当代中国政治权力演变的趋势65
(一)党政权力的再融合65
(二)领导权对立法权领导的深化68
(三)领导权与司法权的再分立69
(四)领导权内部的分权与监督制约70
第三章 当代中国政治监督制约分析74
一、当代中国政治监督制约建构的基础74
(一)当代中国政治监督制约建构的理论基础74
(二)当代中国政治监督制约建构的国情基础78
(三)当代中国政治监督制约建构的国际条件82
二、当代中国政治监督制约的体系、特征与功能83
(一)当代中国政治监督制约的体系83
(二)当代中国政治监督制约的特征93
(三)当代中国政治监督制约的功能96
三、当代中国政治监督制约的问题与完善路径100
(一)当代中国政治监督所存在的问题100
(二)加强当代中国政治监督制约的路径选择105
第四章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分析111
一、理论界的民主与民主化之争111
(一)理论界关于民主的不同认识111
(二)几种典型的民主与民主化观点113
二、当代中国的民主模式与民主道路117
(一)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形成118
(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模式的探索122
(三)当代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125
三、当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127
(一)关于执政党的党内民主问题127
(二)关于基层民主问题132
(三)关于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问题135
(四)关于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问题138
(五)关于民主与法治问题140
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141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政治前提141
(二)以执政党的党内民主推动国家民主144
(三)民主集中制:民主实施的基本原则145
(四)社会主义法制化:民主实施的保障和关键147
第五章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分析148
一、政治文化及其特征148
(一)政治文化的涵义148
(二)政治文化的特征150
二、中国政治文化的传统及其特征152
(一)长期遗存的专制基因152
(二)基础深厚的平均主义156
(三)自律诉求的道德本位159
(四)经久不衰的中庸之道163
三、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的形成与特征168
(一)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的形成背景168
(二)当代中国主流政治文化的结构特征170
四、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塑造173
(一)塑造当代政治文化的必要性173
(二)当代中国人本主义政治文化的重塑175
(三)社会主义功利观的认同与匡约178
(四)社会公正的倡导181
(五)中国法治文化的张扬183
第六章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分析185
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185
(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起步期185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期186
(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调整期191
(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期196
二、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问题201
(一)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向异步的问题201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政治稳定的矛盾204
(三)政治民主的扩大与执政党地位巩固的问题207
三、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与路径210
(一)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211
(二)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218
第七章 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分析226
一、政治文明概述226
(一)政治文明的涵义226
(二)政治文明与政治现代化同步、同质性231
二、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234
(一)政治文明发展的理念转变234
(二)政治文明发展的内容241
(三)政治文明发展的动力245
三、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249
(一)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主要问题249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道路选择253
第八章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国际环境分析265
一、全球化:中国进入世界大舞台的机遇和挑战265
(一)全球化及其发展265
(二)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新挑战268
(三)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新机遇271
(四)迎接全球化:中国的政治选择274
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冲击277
(一)当代国际左翼意识形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277
(二)面对国际上复杂意识形态的政治立场280
三、渗入国际因素的当代中国敏感问题286
(一)祖国统一与台湾问题286
(二)人权与西藏问题291
(三)“东突”与恐怖活动问题297
(四)钓鱼岛、南沙群岛与边界问题301
(五)能源与国家发展战略问题305
第九章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分析308
一、社会分层概述308
(一)社会分层的界定308
(二)经典的社会分层理论309
(三)当代社会分层研究311
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313
(一)社会背景313
(二)具体表现315
(三)身份制体系及其特征316
三、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318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319
(二)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基本特征323
四、社会流动的形式329
(一)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329
(二)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330
(三)结构性流动与非结构性流动330
五、当代中国社会流动331
(一)农村人口的社会流动331
(二)城镇人口的社会流动333
第十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分析337
一、社会问题概述337
(一)社会问题及其特征337
(二)社会问题的分类339
二、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340
(一)失业340
(二)贫富分化347
(三)腐败354
三、当代中国社会政策361
(一)社会政策及其特点361
(二)社会政策在中国的发展362
(三)中国社会政策的主要问题368
(四)“和谐社会”构建与中国社会政策发展371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分析376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376
(一)社会转型的涵义及其内容376
(二)人类社会的三次转型及其启示379
(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383
二、当代中国现代化386
(一)现代化的涵义与内容386
(二)现代化理论的演进391
(三)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394
(四)现代化的特征及其在中国的表现396
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的互动398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的互动关系399
(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战略体系400
(三)制约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的因素401
第十二章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生活变迁分析404
一、多元视角下的全球化404
二、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407
(一)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407
(二)全球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411
三、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413
(一)全球化与中国社会的“三级两跳”413
(二)中国目前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变动性417
(三)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419
四、全球化对中国人生活和心理的影响423
(一)网络文化与新语词体现的社会心态423
(二)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困惑426
(三)全球化与个体心理上的不安427
(四)全球化与社会交往方式的多样化、便捷化427
后记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