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史记 上 1840-191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泰来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7006562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58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史记 上 1840-191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卷史1
第三节 辛亥革命 (471
第一节 地理、人口、民族1
第一章 新时代的起点1
目录1
序 周谷城1
绪论1
第二节 生产力状况3
一 受自然史制约的人类史3
二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更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4
三 历史任务是历史本身提出的7
第三节 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制度9
四 历史正当性10
经济10
五 近代机器是最危险的革命家12
政治13
六 近代阶级斗争14
七 斗争形式问题16
八 中国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17
九 近代社会主要矛盾20
文化教育20
十 爱国与进步22
军事23
十一 关于近代资产阶级23
十二 近代历史线索24
第四节 国际环境26
第五节 历史发展的新因素29
一 资本主义萌芽29
二 西学的输入31
十三 近代史分期36
三 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36
第二章 近代历史的开端39
第一节 鸦片战争39
一 商品与鸦片:中西冲突的开始40
(一)从商品到鸦片40
十四 近代史撰写体例42
(二)鸦片的危害与朝野人士的反应44
(三)中国人民正义的禁烟运动50
二 战争:侵略与反侵略57
(一)英国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从抵抗到妥协57
(二)清政府的求和与人民群众的抗英斗争63
(三)反思:悲剧的原因67
三 欧风美雨:传统社会的变轨70
(一)不平等条约与社会矛盾的新组合70
(二)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的新变化74
(三)“师夷”与“制夷”:中国社会思潮的变向80
的普遍起义86
第二节 农民起义的旧形势与新趋向86
一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86
二 太平天国的兴亡92
三 太平天国时期近代化的趋向104
(一)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120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近代化意识之发展120
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120
(二)战争的爆发、进程及后果123
(三)沙俄趁火打劫137
二 近代化意识之发展与北京政变140
第三章 资本主义近代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50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发生150
一 民族危机与振兴意识150
二 洋务运动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152
三 农民起义对洋务运动车轮的推动155
一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159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西方先进生产力的最初引进159
二 西方生产力的最初引进163
(一)近代军事工业的滥觞163
(二)近代军事工业的大规模创办164
第三节 中西文化冲突和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171
一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形成和分野171
二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三次论争173
三 洋务派与顽固派斗争的实质182
(一)“中体西用”论的历史考察186
四 “中体西用”论的产生及其评价186
(二)“中体西用”论的历史作用188
第四节 资本主义近代化运动的展开192
一 民用工业的出现和发展192
(一)交通运输和通讯业193
(二)矿业195
(三)冶炼业196
(四)轻工业和机器修造业197
二 外交的近代化199
(一)外交机构的近代化199
(二)外交人员素质的近代化201
(三)外交近代化的意义203
三 军事的近代化205
(一)陆军开始向近代陆军过渡205
(二)近代海军的建设207
四 教育的近代化209
(一)近代学校的兴办209
(二)派遣出国留学生211
五 科学技术的近代化212
(一)科学技术近代化的途径212
(二)科学技术近代化的内容213
第五节 社会阶级关系和社会意识的变化215
一 新的阶级力量的出现215
(一)资产阶级的产生215
(二)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224
二 社会意识的变化229
第四章 殖民地化与独立近代化之冲突235
第一节 边疆危机236
一 沙俄侵略中国西部边疆236
(一)新疆的动乱与俄国的入侵236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238
(三)中俄伊犁交涉243
二 日美侵犯台湾246
(一)马嘉理案和《烟台条约》248
三 英国侵略西南边疆248
(二)英国侵略西藏250
第二节 中法战争253
一 法国发动侵华战争253
二 主要的战争与和谈262
三 近代化与战争的胜负274
第三节 中日战争277
一 中日近代化竞赛和日本不宣而战278
(一)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最初反映278
(二)中日的军备竞赛280
(三)日本对朝鲜的侵略与不宣而战293
二 中日近代军事力量的较量300
三 《马关条约》与三国干涉还辽309
(一)议和的酝酿309
(二)中日议和311
(三)《马关条约》313
(四)三国干涉还辽314
四 台湾的建设与沦陷316
(一)建省前后的建设316
(二)台湾民主国317
(三)台湾军民的浴血奋战318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320
一 救亡图存的紧迫形势320
第五章 政治近代化的尝试与反帝爱国运动320
二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要求332
第二节 政治近代化的尝试337
一 近代化意识——维新思潮的涌现337
二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高潮347
三 百日维新和近代化措施358
四 维新运动的失败与历史意义364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入侵369
一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369
二 八国联军入侵与民族抗战383
三 《辛丑条约》400
一 清末新政的原因407
第四节 清末改良与宪政407
二 改良措施410
三 清末宪政与政治近代化的努力413
第六章 政治革命与新文化运动430
第一节 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与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430
一 日俄战争和英军入侵西藏430
二 帝国主义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434
三 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发展437
四 各地人民的爱国斗争443
一 孙中山和革命团体的出现451
第二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451
二 革命派的纲领及其与改良派的论争461
三 同盟会的组织发动和武装斗争468
一 武昌起义和各地响应471
二 共和国成立和近代化措施482
三 清帝退位与袁世凯上台490
第四节 军阀统治与反帝制复辟斗争499
二 二次革命503
(一)袁世凯的专制野心和张、方案件503
一 近代民主宪政的试步 …………………………(499 )503
(二)宋教仁血案508
(三)二次革命的爆发和失败512
三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保护共和的护国战争516
(一)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摧毁516
(二)洪宪帝制520
(三)反袁阵线的形成524
(四)护国运动的爆发和袁世凯的覆灭528
四 军阀纷争和护法运动531
(一)军阀纷争和张勋复辟531
(二)段祺瑞卖国独裁与护法运动537
(一)反对沙俄策动的内外蒙古分裂的斗争544
五 保卫边疆的斗争544
(二)抗击沙俄对新疆的侵略548
(三)英国分裂西藏的略侵活动550
第五节 意识形态领域的决战553
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553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553
(二)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559
二 与封建意识形态的总决战——新文化运动564
(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568
(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574
(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