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考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考试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1123241.jpg)
- 徐玖平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60338X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考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考试的概念1
一、考试的定义1
二、考试与教育评价3
三、考试与教育评估4
四、考试与教育测量6
第二节 考试的历史发展8
一、古代学校考试8
二、古代科举考试11
三、唐代考试方法与B·S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的思考16
四、现代考试的特点22
第三节 考试学的任务和内容体系24
一、考试学的任务24
二、研究考试学的意义25
三、研究考试学的根据27
四、考试学的基本体系和主要内容29
第四节 考试学的基本特征29
一、实践性31
二、科学性31
三、整体性32
四、动态性32
第五节 考试学的研究方法33
五、超前性33
一、经验方法35
二、理论方法35
三、思维方法36
四、系统方法37
五、数学方法38
第二章 考试的作用、测量特点功能40
与设计40
第一节 考试的作用40
一、考试的目的40
二、考试的作用42
三、考试的局限44
一、测量的概念46
第二节 考试与测量46
二、人的知识、智力、技能的可测性48
三、考试是一种特别的测量51
第三节 考试的功能52
一、系统的观点52
二、信息的观点53
三、控制的观点54
第四节 考试目标、内容和考试标准的制定58
一、考试目标的规定58
二、考试内容的确定59
三、考试标准的制定60
一、常用的考试方法61
第五节 考试方法和类型的选择61
二、常用的考试类型63
三、考试方法和类型的选择64
第三章 考试科学性的评价指标66
第一节 考试的信度66
一、信度的概念66
二、信度的种类与计算方法69
三、提高信度的方法78
第二节 考试的效度81
一、效度的概念81
二、效度的种类与计算方法83
三、提高效度的途径87
一、难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89
第三节 考试的难度与区分度89
二、区分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91
三、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94
四、提高考试难度与区分度的途径97
第四章 命题总述99
第一节 命题计划的编制99
一、编制命题计划的目的99
二、命题计划的编制100
三、命题大纲举例101
四、认知目标分类命题103
一、命题工作的重要性106
第二节 命题的基本原则106
二、命题的基本原则107
三、命题的任务109
第三节 预试概述110
一、预试的意义110
二、预试的组织要求110
三、预试结果的分析111
第四节 题库的建立112
一、题库概述112
二、建立题库的意义113
三、如何建立题库114
四、题库充实与更新116
第五章 主观性试题的命题117
第一节 主观性试题概述117
一、主观性试题的概念117
二、主观性试题的优缺点119
三、主观性试题的选用122
第二节 简答题的编制123
一、简答题的特点123
二、简答题的编制124
三、简答题的改善125
第三节 论述题的编制126
一、论述题的特点126
二、论述题的编制127
三、论述题的改善129
第四节 作文题的编制130
一、作文题的特点130
二、作文题的编制132
三、作文题的改善134
第六章 客观性试题的命题136
第一节 客观性试题概述136
一、客观性试题的概念136
二、客观性试题的优缺点140
三、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的比较141
一、是非判断题的特点143
第二节 是非判断题的编制143
二、是非判断题的编制144
第三节 选择题的编制145
一、选择题的特点145
二、选择题的编制147
三、多项选择题的编制149
四、选择题的修改151
第四节 其它客观性试题的编制153
一、填充题153
二、分析判断题154
三、改错题、分类题、配对题155
一、客观性考试的种类158
第五节 客观性试题试卷的编制158
二、客观性试题试卷的编制160
三、客观性考试的改善165
第七章 分数的衍化与合格分数的拟定168
第一节 分数的衍化168
一、分数衍化的意义168
二、考试分数的分布170
三、百分比值分172
四、位置百分173
五、标准分175
一、猜测分数的矫正179
第二节 选择题评分问题的研究179
二、“轮盘赌”的思考183
三、时间参数184
第三节 合格分数的拟定186
一、聂刁思基(Nedelsbi)评核法187
二、“边界组”评核法191
第八章 试卷分析与研究200
第一节 试卷分析200
一、试卷分析的意义200
二、试卷的定性分析201
三、统计分析202
四、实例及其简单的讨论203
一、“SPEI”图表的制作方法215
第二节 “SPEI”图表分析法215
二、“SPEI”图表的基本性质218
三、“SPEI”图表分析的作用222
第九章 考试与智力测验224
第一节 智力的概述224
一、智力的定义224
二、智力的结构226
第二节 考试与智力发展的辩证关系231
一、考试与智力发展的内在联系232
二、考试与智力发展的关系233
一、考试与测验236
第三节 智力测验236
二、智力测验的兴趣237
三、智力的分配240
四、创造能力的测验241
第四节 智力测验理论的主要流派244
一、心理测量学理论244
二、皮亚杰理论246
三、资讯传处理论248
第五节 智力测验结果的应用252
一、学习标准的确立252
二、教育效果的诊断252
三、学习评价的标准252
六、应用于升学、就职指导253
四、应用于班级的编排253
五、发现特殊儿童253
七、应用于性格观察254
第十章 考试的心理训练与卫生256
第一节 心理训练概述256
一、心理训练的概念256
二、心理训练的地位与作用257
三、心理训练的分类与任务260
四、心理训练的原则261
第二节 心理训练的基础264
一、心理训练的气功基础264
二、心理训练的实验心理学基础266
第三节 应试者的心理概述268
一、应试者的最佳考试状态271
二、应试者的最佳心理状态272
三、应试者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基本因素273
第四节 考试心理训练的基本方法278
一、一般心理训练方法278
二、准备具体考试的心理训练方法280
第五节 考试卫生282
一、生理卫生282
二、心理卫生284
三、环境卫生285
附录:特殊型考试方法探讨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