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简史 1368-184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明清简史 1368-1840](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1118793.jpg)
- 张仁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2475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清简史 1368-184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明朝3
第一章 明初的政治与经济3
第一节 明初的政治3
一、明初专制主义统治的加强3
1.中央和地方机构的改革3
2.军事上实行卫、所制度13
3.发展学校和科举制度14
4.《大明律》和《大诰》三编18
5.整顿吏治20
6.胡蓝之狱22
7.文字狱23
二、靖难之变25
三、明初对边疆地区的经营和管理27
1.对蒙古的防御27
2.对东北地区的管理29
3.对西藏的管理30
4.对西南地区的管理30
一、明初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31
第二节 明初的经济及赋役制度31
二、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4
三、明初的赋役制度36
第二章 明中期社会矛盾的发展和张居正的改革39
第一节 政治的腐败39
一、宦官王振专权39
二、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41
三、宦官汪直与西厂44
四、武宗荒唐和刘瑾乱政45
五、世宗奉道和严嵩当国47
六、庚戌之变49
第二节 剧烈的土地兼并和苛重的封建剥削50
一、剧烈的土地兼并50
二、赋役和地租的加重51
第三节 不断的农民起义53
一、叶宗留、邓茂七起义53
二、刘通、李原起义54
三、刘六、杨虎起义56
一、整顿吏治58
第四节 张居正的改革58
二、整饬边防59
三、兴修水利59
四、清丈土地59
五、推行一条鞭法60
第一节 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62
一、农业62
第三章 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62
二、手工业63
第二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64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64
1.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64
2.工商业城市的繁荣65
3.商业资本的活跃66
4.用银的普遍66
5.海外贸易的发展66
二、手工业工匠和农村雇工地位的改善67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68
第四章 明朝的对外关系71
第一节 郑和下西洋71
一、郑和其人71
二、下西洋的原因72
三、下西洋的经过72
四、下西洋的意义73
一、倭寇之患75
第二节 倭寇之患与援朝战争75
二、戚继光、俞大猷平定倭寇78
三、援朝战争79
第三节 西方殖民者的人侵81
一、葡萄牙占据澳门81
二、西班牙屠戮华侨84
三、荷兰侵据台湾86
四、传教士来中国87
第一节 土地高度集中和赋税加派91
一、土地高度集中91
第五章 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91
二、赋税加派92
第二节 城市居民反对矿监税使的斗争93
一、湖广人民反对陈奉的斗争94
二、山东临清人民反对马堂的斗争94
三、苏州织工反对孙隆的斗争94
第三节 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95
一、东林党与宣、昆诸党95
四、云南人民反对杨荣的斗争95
二、党争与宫廷事件97
三、阉党残酷打击东林党人98
第六章 明与后金(清)的对峙100
第一节 努尔哈赤兴起前的女真族100
一、满族的先世100
二、明代的女真102
1.建州女真102
2.海西女真104
3.野人女真105
4.明朝的“羁縻”与镇压政策106
5.女真的社会状况110
第二节 努尔哈赤创业建国与对明作战112
一、努尔哈赤的家世112
二、努尔哈赤崛起的时势113
三、统一女真各部116
1.正确的对策116
2.统一建州女真118
3.统一海西女真120
4.统一野人女真123
5.统一女真的意义126
四、创设八旗制度126
五、制定满文130
六、建立后金政权131
七、萨尔浒之战131
1.计取抚顺131
2.萨尔浒大捷132
1.熊廷弼经略辽东134
八、辽、沈之战134
2.努尔哈赤夺取辽、沈135
九、广宁之战135
1.“经抚不和”135
2.广宁之战137
3.熊廷弼之死137
十、宁远之战与努尔哈赤之死138
1.孙承宗与袁崇焕经营关外138
2.宁远之役139
第三节 皇太极时期后金(清)国的发展与明、金(清)和战140
一、皇太极即汗位140
二、东征朝鲜143
三、与明议和144
四、锦、宁之战146
五、袁崇焕之冤死147
六、统一内蒙古150
1.消灭察哈尔与统一内蒙古150
2.对内蒙古各部的政策151
七、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投降后金152
八、皇太极改国号称帝153
九、皇太极改革内政,实行君主集权与中央集权制度154
1.建立君主集权制154
2.设立三院八衙门156
3.成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157
十、征服朝鲜158
十一、清兵入口骚掠与松、锦之战159
1.丙子(崇祯九年)清兵入口160
2.戊寅(崇祯十一年)清兵入口160
3.松、锦之战161
4.明、清和议163
5.壬午(崇祯十五年)清兵入口164
第七章 明末农民大起义166
一、农民起义的爆发和发展166
1.从王二起义到荥阳大会167
2.农民军暂时沉寂及张献忠谷城再起169
二、李自成、张献忠两大主力军的形成和明朝的灭亡171
1.张献忠转战湖广、江西及入川建立大西政权172
2.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及进占北京173
3.大顺军在北京177
三、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181
第八章 明代的文化185
一、哲学185
1.王守仁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185
2.王廷相的唯物主义思想187
3.李贽的进步思想188
二、文学艺术189
1.小说189
2.戏剧192
3.绘画193
三、史学和类书《永乐大典》的编纂193
四、科学技术195
1.四大科学家及其著作195
2.《崇祯历书》的编纂197
3.建筑197
一、山海关之战201
第一节 山海关之战及清初的统治政策201
第九章 清军入关与关内人民的抗清斗争201
下编 清朝201
二、清初的统治政策203
第二节 关内人民的抗清斗争208
一、李自成的抗清及其失败208
二、史可法的抗清及弘光政权的覆灭209
三、嘉定、江阴人民的反剃发斗争212
四、鲁王政府与唐王政府的相继败亡213
五、张献忠的抗清及其失败215
六、李自成余部与桂王政府的联合抗清斗争216
七、张献忠余部与桂王政府的联合抗清斗争219
八、夔东十三家军的抗清斗争221
九、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及收复台湾222
第十章 康、雍、乾时期清朝致力消除叛乱与外患、巩固国家统一的斗争227
第一节 康熙帝对内削平叛乱、对外抗击侵略的战争227
一、平定三藩之乱227
1.三藩的由来227
2.三藩割据228
4.吴三桂反叛229
3.康熙撤藩229
5.削平三藩231
二、统一台湾233
三、对俄罗斯侵略势力的斗争及尼布楚条约的签订235
1.沙俄武装侵我东北235
2.雅克萨之战237
3.尼布楚条约的签订238
4.清廷加强对吉林、黑龙江地区的管理240
四、对准噶尔部噶尔丹作战与统一外蒙古241
2.噶尔丹的扩张242
1.厄鲁特蒙古四部242
3.乌兰布通之战与昭莫多之战244
4.统一外蒙古245
五、对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作战与统一西藏245
1.清初的西藏245
2.策妄阿拉布坦纵兵侵藏247
3.清军入藏248
4.康熙取胜的策略248
一、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与统一青海249
第二节 雍正帝继续用兵西北与经营西南地区249
二、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统治250
三、和通泊之败与光显寺大捷251
四、改土归流253
五、《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的签订255
第三节 乾隆帝进一步经营边疆和清朝疆域的形成257
一、统一新疆257
1.平定达瓦齐、阿睦尔撒纳叛乱与统一天山北路257
2.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乱与统一天山南路260
3.改革回部旧制263
二、土尔扈特之归来264
三、打败廓尔喀的入侵和对西藏统治的进一步加强267
1.击败廓尔喀的入侵268
2.对西藏政治与宗教制度的改革270
四、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土司的叛乱275
五、清朝疆域的最后形成278
1.内阁279
一、中央机构279
第十一章 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与军制279
第一节 中央和地方机构279
2.军机处282
3.各部院衙门287
4.内务府288
5.理藩院291
二、地方机构292
1.省道府县292
2.边疆官制294
一、八旗旗主传统权力之削除296
第二节 入关后八旗制度的变化296
二、兵民分离与八旗生计300
第三节 宗室封爵制度与奏折制度303
一、宗室封爵制度303
二、奏折制度304
第四节 八旗兵与绿营兵306
一、八旗兵306
二、绿营兵308
一、提倡尊孔与推崇理学309
第五节 思想统治与文字狱309
二、开设博学鸿词科310
三、搜毁反清书籍310
四、大兴文字狱311
第十二章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315
第一节 清前期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315
一、招民垦荒316
二、更名地317
三、治河318
四、蠲免钱粮319
五、地丁合一320
六、废除匠籍321
七、出旗为民和除贱为良322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323
一、农业323
二、手工业324
三、商业325
1.丝织业327
第三节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327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327
2.棉布加工业328
3.矿冶业328
4.其他手工业329
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330
第十三章 清中期社会矛盾的加剧和各族人民的起义333
一、社会矛盾的加剧333
1.土地占有的高度集中333
2.地租与赋税的苛重334
3.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337
4.吏治的败坏339
二、各族人民的起义341
1.湖南、贵州苗民起义342
2.川、湖、陕白莲教起义342
3.李文成、林清领导的天理教起义343
第一节 沙皇俄国对我国的侵略345
一、掠夺性的毛皮贸易345
第十四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345
二、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346
第二节 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侵略347
一、天主教会的侵略活动和清政府禁止传教347
二、英、美等国的对华贸易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349
三、罪恶的鸦片贸易354
第十五章 鸦片战争前清代的文化356
一、哲学356
1.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356
2.戴震的反理学思想360
二、文学艺术361
1.小说361
2.戏剧362
3.绘画363
三、史学、考据学和《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的编纂364
四、科学技术368
1.王锡阐、梅文鼎、明安图的科学成就368
2.地图测绘368
3.建筑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