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广勇,王育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39248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2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上篇 金属切削原理1
第一章 基本定义1
§1—1 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1
§1—2 刀具切削部分的基本定义2
§1—3 刀具角度的换算6
§1—4 刀具的工作角度8
§1—5 切削层参数与切削方式10
第二章 刀具材料12
§2—1 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12
§2—2 高速钢13
§2—3 硬质合金14
§2—4 涂层刀具材料17
§2—5 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19
§3—1 金属切削层的变形21
第三章 金属切削过程21
§3—2 前刀面的挤压与摩擦及其对切屑变形的影响24
§3—3 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27
§3—4 切屑变形的变化规律28
§3—5 切屑的类型及其变化29
§3—6 切屑的卷曲与折断30
§3—7 已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33
§3—8 已加工表面粗糙度34
§3—9 已加工表面的加工硬化及残余应力36
第四章 切削力38
§4—1 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合力及分力,切削功率38
§4—2 切削力的理论公式40
§4—3 切削力的测量和经验公式41
§4—4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46
第五章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50
§5—1 切削热的产生和传出50
§5—2 切削温度的测量方法51
§5—3 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52
§5—4 切削温度的理论计算55
§5—5 切削温度对工件、刀具和切削过程的影响57
第六章 刀具磨损和耐用度58
§6—1 刀具磨损的形态58
§6—2 刀具磨损的原因59
§6—3 刀具磨损过程及磨钝标准60
§6—4 刀具耐用度及其经验公式61
§6—5 合理耐用度的选择63
§6—6 刀具的破损66
第七章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68
§7—1 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概念与衡量标志68
§7—2 影响切削加工性的因素69
§7—3 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径72
§7—4 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72
§8—1 切削液的作用机理76
第八章 切削液76
§8—2 切削液的添加剂77
§8—3 切削液的分类与使用78
第九章 刀具合理几何参数的选择80
§9—1 前角及前刀面形状的选择80
§9—2 后角的选择82
§9—3 主偏角、副偏角及刀尖形状的选择83
§9—4 刃倾角的选择86
第十章 切削用量的选择88
§10—1 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88
§10—2 切削深度、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值的选定89
§10—3 切削用量最佳化的概念94
§10—4 计算机辅助优化切削用量95
第十一章 钻削97
§11—1 麻花钻的结构和钻削运动97
§11—2 麻花钻的几何参数98
§11—3 钻削用量和切削层要素101
§11—4 钻削力与扭矩102
§11—5 钻头的磨损、耐用度与钻削用量的选择特点104
第十二章 铣削106
§12—1 铣刀的几何角度106
§12—2 铣削用量和切削层要素108
§12—3 铣削力111
§12—4 铣削方式112
§12—5 铣刀的磨损、破损与耐用度114
§12—6 铣削用量选择117
第十三章 磨削119
§13—1 砂轮特性及选择119
§13—2 磨削运动和磨削要素122
§13—3 磨削过程机理125
§13—4 磨削力及磨削功率127
§13—5 磨削温度128
§13—6 砂轮磨损与耐用度129
§13—7 磨削表面质量130
§13—8 提高磨削效益的途径132
下篇 金属切削刀具135
第一章 车刀135
§1—1 车刀的类型和用途135
§1—2 焊接车刀136
§1—3 机夹车刀137
§1—4 镶可转位刀片的车刀138
§1—5 车刀的断屑141
§1—6 可转位车刀的几何角度142
第二章 成形车刀145
§2—1 成形车刀的类型和装夹145
§2—2 成形车刀的前角和后角146
§2—3 成形车刀的截形计算146
§2—4 成形车刀加工时的双曲线误差148
§3—1 孔加工刀具的类型及用途149
第三章 孔加工刀具149
§3—2 深孔钻155
§3—3 铰刀160
§3—4 镗刀165
第四章 铣刀167
§4—1 铣刀的种类和用途167
§4—2 尖齿铣刀169
§4—3 可转位铣刀172
§4—4 成形铣刀177
第五章 拉刀181
§5—1 拉刀的结构及应用范围181
§5—2 拉削图形及拉削过程的特点183
§5—3 拉刀的类型184
§5—4 圆孔拉刀设计基础187
§5—5 拉削后工件表面常见缺陷及改进措施191
§6—1 螺纹车刀192
第六章 螺纹刀具192
§6—2 丝锥194
§6—3 其他螺纹刀具199
§6—4 螺纹滚压工具202
第七章 齿轮刀具206
§7—1 盘形齿轮铣刀206
§7—2 插齿刀207
§7—3 齿轮滚刀208
§7—4 蜗轮滚刀214
§7—5 圆柱齿轮的其他加工方法217
§7—6 圆锥齿轮展成切齿刀具219
第八章 组合刀具、自动线刀具及数控机床刀具221
§8—1 组合刀具221
§8—2 自动线刀具223
§8—3 数控机床刀具225
参考资料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