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制史简编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肖永清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3088·267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法制史简编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政治法律制度1
第一章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的政治法律制度1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基本情况1
目录1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清朝政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4
一、清朝政权性质的变化4
二、清朝政府组织机构的变化8
(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9
(二)总税务司署的设立12
(三)湘、淮军的建立15
(一)清政府玩弄假立宪的政治背景18
第三节 清末立宪骗局和专制制度的加强18
一、清末的立宪骗局18
(二)清政府假立宪的主要活动22
二、专政机构和专制制度的加强30
(一)司法机关的变化30
(二)警察和宪兵的设立31
(三)编练新军和军制改革32
第四节 清末的立法及其反动本质35
一、清末的立法概况36
二、清末法律的本质44
三、清末司法制度的半殖民地化55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的政治法律制度59
第一节 太平天国革命的爆发及其政权的建立59
第二节 太平天国政权的政治制度64
一、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及其基本纲领64
二、太平天国的政体和国家机构71
(一)太平天国的政体71
(二)太平天国的国家机构72
三、太平天国官员的保举升贬制度76
(一)保举制度*76++(二)保升奏贬制度(黜陟制度)77
(三)考试和招贤制度79
四、太平天国的军队及其军事制度80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82
一、土地和经济方面的立法和制度83
(一)关于土地改革的法令83
(二)圣库制度86
(三)商业政策87
二、刑事立法88
三、关于解放妇女与婚姻关系方面的立法92
四、司法审判制度93
五、外交政策95
第四节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与法制提供的历史经验教训96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及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纲领104
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04
第三章 辛亥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法律制度104
二、同盟会的成立及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109
三、辛亥革命的爆发113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和组织形式116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16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及其组织形式120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120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形式120
三、南京临时政府对内对外的主要政策122
(一)对内政策122
(二)对外政策125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制127
一、保护人权和有关社会改革的立法127
(一)司法方面127
(二)保障民权方面128
(三)经济方面128
(四)文化教育方面130
(五)维护治安、整顿军纪方面130
(六)吏治改革方面130
(七)革除社会恶习方面130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32
(一)临时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132
(二)临时约法的性质、特点和基本内容133
第四节 南京临时政府在政权和法制方面提供的主要经验教训140
第四章 北洋政府的政治法律制度146
第一节 北洋政府的建立及其特点146
一、北洋政府的建立146
二、北洋政府的基本特点148
第二节 北洋政府的组织体系和制度152
一、中央政府的组织制度152
(一)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帝制复辟152
(二)在帝国主义操纵下,北洋各派军阀首领假借“民国”之名,行独裁专制之实162
二、地方政府的组织制度176
(一)地方政府体制177
(二)军阀割据统治的另一种形式——“联省自治”181
三、北洋政府的军队及其组织183
第三节 北洋政府的法律制度188
一、北洋政府的立法概况188
(一)刑事立法190
(二)民、商事立法191
(三)审判与诉讼立法192
二、北洋政府法律的主要内容193
三、北洋政府的司法制度及其主要特点201
第五章 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的政治法律制度20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的提出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204
第二节 广州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206
(一)广州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及其特点207
一、广州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组织制度207
(二)广州国民政府的组织机构209
(三)革命武装的建立与军事机关214
二、武汉国民政府218
第三节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立法概况224
第四节 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在政权与法制问题上提供的主要经验教训230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法律制度233
第一节 蒋介石背叛革命,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233
一、国民党的建立与改组233
二、蒋介石篡夺党、政、军的领导权238
三、蒋介石背叛革命,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本质240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二十二年245
一、卖国独裁内战的十年245
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大发国难财的八年250
三、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全面内战,全面崩溃252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257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国体257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政体259
(一)国民党的法西斯化259
(二)国民党与国民政府261
(三)蒋介石个人独裁与元首终身制264
(一)中央机关267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组织机构267
(二)地方机关272
四、军事制度和军事机构276
(一)军事制度276
(二)军事机构279
五、特务政治和特务组织282
(一)最早的特务组织283
(二)改组后的特务组织284
(三)中美合作所286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286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法统”286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渊源和立法原则290
三、国民党《六法全书》的基本内容294
(一)宪法294
(二)民法299
(三)商法301
(四)刑法304
(五)诉讼法311
(六)法院组织法314
第四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政治法律制度319
第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与法制的建立319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与法制而斗争319
第二节 红色政权的政治制度324
一、毛泽东同志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324
二、红色政权的阶级本质与组织形式329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338
四、红色政权的政权机关341
(一)中央机关341
(二)地方机关344
五、工农红军的建立及其军事制度353
第三节 红色政权的法制360
一、刑事立法363
二、土地革命运动与土地法367
三、劳动法375
四、财经立法378
五、婚姻法383
六、法院与诉讼制度385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政治法律制度391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391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政治制度396
一、毛泽东同志关于游击战争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理论396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阶级本质与三三制原则399
(一)抗日民主政权的阶级本质399
(二)三三制组织原则404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408
四、抗日民主政权的政权机关411
(一)边区和县的政权机关412
(二)乡的政权机关415
五、抗日人民武装的建立与发展419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法制422
一、刑事立法423
二、土地政策和减租减息条例430
三、劳动政策与劳动立法435
四、精兵简政政策和财经政策438
五、婚姻条例445
六、法院与诉讼制度447
第三章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政治法律制度453
第一节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党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斗争453
第二节 解放区民主政权的政治制度457
一、毛泽东同志关于发展与巩固解放区的理论,解放区的进一步扩大与人民民主政权的发展457
二、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阶级本质460
三、人民民主政权的政权机关462
(一)村(乡)区县各级人民代表会议463
(二)新解放区城市中的军事管制委员会464
(三)全国胜利前夕的各大行政区民主政权466
(四)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建立468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469
第三节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制471
一、土地法471
二、关于发展生产的政策法令478
三、新解放区政策、城市政策和有关法令481
结束语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