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铜爵、斝的秘密 从史前陶斝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青铜爵、斝的秘密 从史前陶斝到
  • (台湾)吕琪昌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5611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古器皿-青铜器(考古)-研究-中国-上古~商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青铜爵、斝的秘密 从史前陶斝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方法1

一、研究动机与过程1

二、研究重点与方法2

第二节 青铜爵、斝“双柱”问题研究的回顾与途径4

一、青铜爵、斝“双柱”功用说法的回顾5

二、青铜爵、斝“双柱”问题研究的新路径11

第三节 青铜礼器对文化起源研究的意义11

一、“青铜礼器”的意义11

二、“礼器”的特质12

三、青铜礼器与“图腾崇拜”及族属性格14

四、爵、盉、斝、觚在夏、商两代礼器中的地位及特质15

第四节 夏、商文化的考古学研究概述17

一、夏文化的探索及亟待突破的关键17

二、商文化的探索及夏、商文化的断代争议21

第二章 陶鬶起源、发展与形制问题的初步探讨24

第一节 陶鬶起源问题的探讨24

一、关於“鬶”25

二、陶鬶的起源25

第二节 陶鬶的发展与传播35

一、太湖系统陶鬶的发展与传播35

二、中原系统陶鬶的渊源、发展与传播54

三、海岱系统陶鬶的渊源、发展与传播96

第三节 陶鬶的形式及其象征意义101

一、海岱系统陶鬶的图腾意义101

二、太湖及中原系统陶鬶的图腾意义109

第三章 青铜爵、斝的起源及“双柱”问题研究116

第一节 青铜斝及其与陶鬶的关系116

一、关於“斝”116

二、青铜斝的兴衰及演变概况117

三、青铜斝起源的探讨119

第二节 斝柱的意义及相关问题探讨133

一、斝柱的实际——祖形特征“泥饼饰”的遗留133

二、斝柱的意义——鸟的双目134

三、斝的精神因素——“金乌负日”的图腾象征物134

四、馀论——史前陶鬶、陶斝名称的商榷141

五、小结143

第三节 青铜爵及其与陶鬶的关系144

一、关於“爵”144

二、青铜爵的兴衰及演变概况144

三、青铜爵起源的探讨146

第四节 爵柱的意义及相关问题探讨172

一、爵柱功用的探讨172

二、爵的精神因素——“金乌负日”的图腾象征物175

三、馀论——青铜爵的其它问题177

四、小结180

第四章 青铜爵的来源对夏文化起源问题的启示182

第一节 夏文化起源研究概述182

一、当代学者研究的回顾182

二、文献有关夏族起源地点的说法188

三、考古学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192

第二节 封顶盉的起源及相关问题194

一、关於“封顶盉”195

二、“封顶盉”的起源197

三、“封顶盉”的其它问题198

第三节 觚的起源及相关问题206

一、关於觚206

二、青铜觚的兴衰及演变207

三、陶觚的发展与来源208

四、觚与图腾文化的关系239

第四节 从青铜爵、封顶盉、觚的来源探讨夏族的起源240

一、三大礼器来源研究结论的重点240

二、夏文化起源的推溯243

第五节 从古传说验证及思考夏族的起源249

一、大禹治水及与之相关的传说249

二、夏族图腾的传说257

三、夏族起源及迁徙始末的总结260

第五章 青铜斝的来源对先商文化及夏、商断代研究的启示262

第一节 商文化起源研究概述262

第二节 从青铜斝的来源探讨先商文化267

一、对漳河类型文化为“先商文化”的个人看法267

二、从青铜斝的来源探讨先商文化276

第三节 夏、商断代研究概述283

第四节 从青铜斝进入中原谈夏、商断代问题286

一、夏、商断代研究各家论点的分析286

二、青铜斝、陶斝在二里头遗址及南关外遗址发现的启示294

第五节 以“南关外期”为界标看亳都的问题303

一、两商城的始建年代无法解决亳都争议303

二、“两京制”的可能及其相对关系的看法304

三、两商城间仍存在作为前后首都的可能305

四、笔者对两商城关系的假说308

第六章 结论309

第一节 爵、斝的起源及“双柱”问题研究310

一、前论——陶鬶的起源、发展与传播310

二、斝的来源及“双柱”的意义313

三、爵的来源及“双柱”的意义314

第二节 夏、商文化的起源与断代问题研究316

一、论证基础——爵、盉、斝、觚是夏、商文化的重要礼器316

二、青铜礼器来源对夏商文化起源及断代问题的启示316

三、研究成果与〈夏商周年表〉的比较320

第三节 研究心得与建议323

【后记一】 有关陶鬶起源与发展的问题——写在《蒙城尉迟寺》出版之后327

一、《蒙城尉迟寺》的陶鬶类型及发展之探讨327

二、海岱起源说的困境331

三、笔者说法的验证331

四、小结333

【后记二】 有关夏文化起源与迁徙的问题——安徽蚌埠“禹墟”发掘的思考335

一、蚌埠“禹墟”的重要性及其发掘之进展336

二、“禹墟”现阶段发掘成果的讨论338

三、小结341

参考文献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