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云经济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陈云经济思想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1107350.jpg)
- 陈光林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0694X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陈云经济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编 陈云经济思想的理论支点16
第一章 国情论19
第一节 重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20
第二节 重视我国农民问题和农业问题27
第三节 对我国国力有清醒的认识35
第四节 防止和反对“左”的倾向尤为重要39
第二章 规律论44
第一节 重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45
第二节 重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54
第三节 重视运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64
第一节 综合平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74
第三章 综合平衡论74
第二节 综合平衡的实质是按比例79
第三节 综合平衡的关键在于财政的平衡82
第四章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86
第一节 关于革命转变的理论86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理论90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98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11
第二编 陈云经济思想的体系113
第一章 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114
第一节 明确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114
第二节 提出和制定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政策115
第三节 对错误倾向的纠正116
第二章 国营经济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形式118
第一节 对所有制形式的总体构想118
第二节 实行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122
第三章 国民经济要有计划按比例发展125
第一节 计划生产是社会主义生产的主体126
第二节 有计划就是按比例127
第三节 农、轻、重协调发展129
第四章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35
第一节 “相结合”思想的最早提出135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138
第三节 在实践中探索143
第五章 建设规模要与国力相适应147
第一节 建设规模与国力相适应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条件147
第二节 不适应就要调整149
第三节 缩短基本建设战线156
第四节 量力而行留有余地159
第六章 在安排好人民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建设162
第一节 一要吃饭,二要建设162
第二节 坚持“两先”“两后”164
第三节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67
第七章 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173
第一节 开步走就要搞好综合平衡173
第二节 按短线搞综合平衡174
第三节 从总量上控制生活资料商品的供需平衡175
第四节 以物资供应总量制约基建投资总额176
第五节 计划留有余地177
第八章 必须讲求经济效益179
第一讲 讲求经济效果是处理一切经济问题的基本出发点179
第二节 从多方面争取经济效益182
第九章 积极慎重地利用外资187
第一节 坚持自力更生为主187
第二节 积极利用外资188
第三节 保持清醒的头脑190
第一节 “七分经济,三分政治”194
第十章 经济和政治互相配合194
第二节 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200
第三编 陈云经济思想实践的方法论203
第一章 领导经济工作的突出特色203
第一节 唯实辩证203
第二节 注重调查209
第三节 善于总结215
第四节 勤于学习221
第二章 时刻把握全局229
第一节 用大政方针统一思想230
第二节 综合分析和考察经济生活中的矛盾232
第三节 全面规划经济工作233
第四节 分别轻重缓急235
第五节 忍小谋大236
第六节 反对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237
第三章 善于抓住重点24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方法240
第二节 创造性应用抓主要矛盾的方法243
第三节 抓重点的方法也是财经部门的重要工作方法247
第四章 比较进行决策249
第一节 对方案选择的比较决策249
第二节 在决策实行过程中的比较方法255
第五章 谨慎稳妥具体260
第一节 慎之又慎260
第二节 具体细致266
第三节 算帐求益270
第六章 多谋以求善断277
第一节 要有预见277
第二节 要有一批勤想问题的人278
第三节 要建立经济研究和参谋机构279
第七章 发动依靠群众281
第一节 遇事同群众商量281
第二节 经常相互通气286
第八章 研究新情况新对策291
第一节 不断研究新情况291
第二节 重视提出新对策301
后记313